
原詩
宋 蘇軾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
千里孤墳,無處話淒涼。
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
夜來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,正梳妝。
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
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
歌詞
(A 1)
十年生死兩茫茫,
不思量,自難忘。
千里孤墳,無處話淒涼。
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
(A 2)
夜來幽夢忽還鄉,
小軒窗,正梳妝。
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
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
(B)
十年生死兩茫茫,
不思量,自難忘。
千里孤墳,無處話淒涼。
縱使相逢應不識,
塵滿面,鬢如霜。
夜來幽夢忽還鄉,
小軒窗,正梳妝。
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
料得年年腸斷處,
明月夜,短松岡。
(間奏)
(B)
(C)
十年生死兩茫茫(十年生死兩茫茫)
不思量,自難忘(不思量,自難忘)
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
料得年年腸斷處,
明月夜,短松岡。
團隊&創作理念
大家好,這首歌曲採取近第一人稱的思路創作,因歌詞本體雋永且情深意重,所以歌曲形態也用比較沈重的情緒呈現,試圖理解與唱出蘇軾在夢裡與夢外的感受。
創作上完全採用歌詞原文字,主歌與副歌採取同文字但不同的旋律的譜寫策略,希望在較少的歌詞中,用加倍的旋律線進擊:既能呈現原詞意境,又迫使聽眾由於聆聽到不同的旋律,而在與主副歌切換時一時感覺不到文字的重複。
至於結尾部份則是選用原詩詞重點(或精華)部分入歌,搭配曲式譜寫旋律以使全曲可以順利使用原詞並完成任務。